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时间)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08
2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总则:主要规定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代理、无因管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侵权责任、诚信原则、民事权利的保护等基本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典是在哪一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总则:主要规定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代理、无因管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侵权责任、诚信原则、民事权利的保护等基本原则;

2、物权:主要规定了物权的种类、取得和转移、保护和限制等内容,明确了物权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措施;

3、合同:主要规定了合同的成立、效力、内容、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内容,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

4、婚姻家庭:主要规定了婚姻的成立、维护和解除,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家庭财产的处理等内容,保障了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5、继承:主要规定了遗产的继承、遗赠和遗嘱等内容,保障了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6、侵权责任:主要规定了侵权行为的构成和民事责任,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权益。

综上所述,民法典的实施,统一了我国民法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成为我国现行的综合性民法典。

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并在2018年3月15日作出修订版的决定。此后,经过两年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定稿于2020年5月28日,同年5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据此,《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现行的综合性民法典,《民法典》共计七卷、1260条,涵盖了物权、合同、侵权责任、婚姻家庭、继承等多个方面的规定。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备的法律框架和保障。

《民法典》对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有哪些规定?《民法典》第111条对个人隐私权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定“个人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不受侵犯”,并将侵权行为包括在了侵权责任范围之内。此外,民法典还规定,在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处理、利用、保护等方面,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尊重、保护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出售或泄露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的实施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民法典》也在涵盖多个方面为个人和群体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法典修改了哪些内容

民法典修改了关于民法总则,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收养法等七大法律的部分法律条文,使其更符合当代中国的民情,是法官在判决时有法可依 ,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在物权编中引入居住权、明确禁止性骚扰等,被认为是中国民法典的亮点 。

一、民法典的特点有什么?

(1)它是一部典型的早期的民法典。民法典明确表述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法原则,阐明了私有财产无限制、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三大民法原则的含义,这是与自由竞争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2)反映出改革原则和传统之间的妥协、折衷。民法典保持了改革的精神,特别是在保证经济关系发展所必要的问题上。

(3)注重实际运用。法典没有总则和过多的抽象概念,实际规范简洁明确;很少有弹性概念,司法机关执行法典时裁量余地不大;法典具体编排不强调科学性和严密性,而是从使用方便出发。

(4)语言通俗易懂,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法律文风。

二、我国民法典的鲜明特点

1、坚持人民立场。

2、体现人文关怀。

3、传承中华文化。

4、彰显时代精神。

三、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有七个方面: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2、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 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3、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4、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5、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6、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7、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主要结构内容

民法典七编,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呈现出“1+5+1”的结构。

第一板块,也即第一个“1”是总则编。总则编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式,规定了有关民事权利的共通性规则,包括权利的主体、权利的发生、权利的限制等。

第二板块,也即“5”是第二编至第六编,这五编规定了各种具体民事权利,包括物权(物权编)、合同债权(合同编)、人格权(人格权编)、婚姻家庭中的身份权(婚姻家庭编)、继承权(继承编),以上是对人民群众所能享有的民事权利类型及内容的详尽规定。

第三板块,也即后一个“1”是侵权责任编,规定的是民事权利受侵害后的法律救济。

可见,民法典沿着“权利通则——各种权利——权利救济”的逻辑展开,权利是民法典的轴心。所以说,民法典是人民的权利法,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民法典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婚姻家庭、继承和侵版权责任权,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拓展资料:我国现行民法典分为几部分?

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分为七个部分。七个部分共计1260条,内容十分丰富,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涵盖的内容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等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法典规定

法律主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典法中单独成编的内容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自民法典生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转而收纳为民法典的内容。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什么意思简单点说

民法典是指规范私法关系的一部法律,包括民事权利和义务、法律人格、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内容。民法典是一个国家的立法基石,也是各国法律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民法典的历史

中国民法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早在清朝末年,就有关于制定《民法通则》的呼声。20世纪初,随着中华民国的成立,制定一部现代化的民法典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出台了《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基本法律法规。直到2020年,为全面推进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全国人大通过了民法典,从而形成了全面的民法典体系。

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是一个国家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和义务,为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公共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有了民法典,将有利于增强法律的廉洁性和公信力,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制建设,更好地推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民法典的特点

民法典在内容和构架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民法典的内容相对稳定,常见的条款和规则不会轻易变动。其次,民法典的结构相对完备,涵盖了多种私法关系,包括一般民事关系、婚姻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关系、合同关系、侵权责任关系等。

同时,民法典的宗旨是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规范民事关系,注重维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强调民法典的实用性和现代性,着重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民法典的影响

民法典的颁布对于中国司法实践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为民事关系提供了规范和指引,加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民法典也提升了社会信用度和法治水平,为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保障。

民法典的颁布还有重要的外交意义,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法律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为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民法典作为一个国家立法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规范了人民的民事关系,促进了社会发展和进步。民法典的颁布也展示了中国在法治建设和国际合作方面的雄心和决心。

中国第一次民法典的编纂时间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4次启动制定和编纂民法典相关工作。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随即全国人大开展以宪法为基础、研究制定几部治国理政关键性大法的工作,民法与刑法相关起草工作也于当年启动。到1956年12月,民法典完成草案,计525条,包括总则、所有权、债、继承四编,主要参考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

扩展资料

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参考资料来源:新民周刊-民法典编纂的前世今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民法典诞生!

民法典与我国宪法的关系

这个问题表面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其中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毕竟这三部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公民权利义务的内容及行施。以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限于篇幅所限,也只能从表面上作答,难以深入。

宪法与民法典、刑法三者的区别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又称为“母法”,是公民权利义务的保障书,其他所有法律都要依宪法为依据。1949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起宪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宪法》,后经四次修改,也就是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受民法典规制。是重要的部门法是之一。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一次修订。迄今已通过十个《刑法修正案》和一个全部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我国目前尚无刑法典,民法典通过后,刑法典也将列入议事日程。刑法也是我国重要的部门法之一。

宪法与民法典、刑法三者的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力及国家方方面面的权力运用机制,是其他所有法律的上位法,所有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无效,因此,宪法也称之为其他法的“母法”。

民法典是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民法的制定要依宪法为依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民法典中找到相应依据,因此,又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法,刑法的规范范围极其广泛,当行为违反法律,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后,就会受到刑法规制,因此,刑法又称为其他法的保障法。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所有法律的制定依据,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无效,宪法为“母法”,是其他法的上位法;民法典和刑法是重要的部门法,其制度都要以宪法为依据;民法典规定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方方面面,刑法是民法典的保障法。

民法典对人们有什么好处?

民法典的意义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从宏观上看,民法典具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规范和法律适用科学化等一系列重要意义;在微观层面,民法典则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调整一切民事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基本依据。

中国民法典让民事主体更加完满的在文明社会中存活的主要制度表现在: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格权规范模式,中国民法典更加重视身份权的产生与维系。民法典具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规范和法律适用科学化等一系列重要意义;是调整一切民事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基本依据。

民法典是什么东西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司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扩展资料: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典立法研究课题组起草。课题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烟台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北京化工大学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深圳大学法学院、中国建银集团法律部等单位的26人组成。

梁慧星学部委员担任课题组负责人。该草案采用德国潘德克吞编制体例,分为总则、物权、债权总则、合同、侵权行为、亲属、继承七编,共计1947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民法典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摩托车审车过期允许多长时间(摩托车审车过期多久还可以审)

摩托车年检过期不能超过13年,时间的规定如下:1、摩托车在正常的运行的条件下最长的使用年限为13年,13年后会进行自动销户,摩托车年检过期不能超过13年,时间的规定如下:1、摩托车在正常的运行的条件下最长的使用年限为13年,13年后会进行自动销 ...
综合知识
98热度

民法典律师(民法典律师费的规定)

郭欣律师:《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网络打赏、网络游戏充值等行为大多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他们使用父母的支付宝、信用卡等 ...
综合知识
796热度

工程项目审计完成时间规定(工程项目审计实施细则)

工程项目审计时间规定具体时间应以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为准,合同中约定的时间要求具有法律效力,根据财政部建设部印发关于《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单项工程竣工后,承包人应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 ...
综合知识
987热度

民法典代替了哪些法律(民法典赠与的法律规定)

被同时废止的九部法律的绝大多数内容及其实质精神,通过全面梳理后,整体性地融入到民法典各编条文中,第九百八十九条 本编调整因人格权的享有和保护产生的民事关系,第四百六十三条 本编调整因合同产生的民事关系,在第四编人格权编中,对贬损他人名 ...
综合知识
578热度

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2(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在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活动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建设工程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检测项目,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 ...
综合知识
130热度

欠钱到期不还在多长时间内起诉(4万元的诉讼费是多少钱)

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涉及到民事纠纷去起诉都是有时间规定的,民法典里提及在没有法律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总之,欠钱不还打算去起诉让对方还款的,一定要在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的时间里去起诉 ...
综合知识
330热度

离婚起诉到开庭需要多长时间(离婚起诉到开庭需要多长时间和什么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但是对于法院审理离婚案 ...
综合知识
300热度

居间协议有效期多长时间(民间协议有效期多长时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我国相关法律中,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 ...
综合知识
915热度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2348(免费法律咨询热线12348工作时间)

法律援助的出现,对经济困难又需要法律帮助的公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提供的服务也很多,有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并且这些服务都是无偿的,需求者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告知对方,以及相关事情的来龙去脉,剩下的方面可以交给对方去操作,“1 ...
综合知识
252热度

催收次数规定(民法典规定催收次数和时间规定)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 ...
综合知识
437热度

我国民典法对要约生效的时间(我国民典法对要约生效的时间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 ...
综合知识
54热度

市政工程款结算多长时间(市政工程款一般怎么结算)

施工企业在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按结算单所列金额,借记“应收账款”账户,贷记“工程结算”账户,工程价款结算是指承包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依据承包合同中关于付款条款的规定和已完成的工程量,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建设单位(业主)收 ...
综合知识
803热度

民法典共有多少法律条文(民法典的法律条文)

民法典共多少条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1260条、包括7编,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多少编多少条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 ...
综合知识
606热度

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2(建筑法实施细则全文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在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活动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建设工程涉及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的检测项目,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 ...
综合知识
172热度

最高院关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最高院关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最新司法解释)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条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没有规定而民法典有规定的,可以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明 ...
综合知识
322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