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拖欠工资办公室电话(山东省拖欠工资办公室电话)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0
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农民工工资拖欠举报热线电话

12333。

12333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如需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电话,需要拨打114进一步咨询。

一旦发生欠薪事件,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或者直接拨打12333电话投诉、举报。目前12333投诉电话已开通一次拨打、全省联动受理功能服务等。外出务工人员一定要保存好打工时的相关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出入证、员工证、考勤记录(表)、工资记录(表)、工作计量资料等。

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处理

1、遇到拖欠员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可与用人单位询问协商。

2、若其不理可到劳动仲裁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索要工资。

3、若仲裁以后单位仍不支付工资,可凭仲裁书到法院起诉用人单位,申请强制执行。

农民工工资拖欠怎么办找谁电话

法律分析:对于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的情形,其解决电话为12333,对于打电话投诉的效果不明显的,劳动者是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进行投诉,或者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或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12345处理拖欠工资需要多少个工作日?

12345处理拖欠工资需要7个工作日。12345只是施政热线记录,记录后交给责任部门处理,拖欠工资的话,直接去劳动局就可以查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违反劳动保障法的行为。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12345处理拖欠工资需要多少个工作日

。扩展资料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均有权采用网络、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反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适用于信访途径反映的问题包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制定或执行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投诉;不属于诉讼。

二、商报讯(记者赵越)2月18日

记者从拉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办公室了解到,1月23日至2月18日,拉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共接听市民来电4938个,日均来电198个。在线办结4435件,在线办结率为90%。共向承办单位转发工单359件,群众回访率为100%,群众回访满意度达99.8%。拉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接到了许多市民来电,通过分析发现,群众反映、投诉的热点、

通过仲裁、劳动保障监督、行政服、上诉等法律方法解决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诉求。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一旦侵犯到了个人的合法权益,就可以拿出手中的武器去反击,这也是国家给每个公民的最坚强的后盾。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