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算合同吗(保密协议属于合同吗)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3.18
70
八、劳动合同:1、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劳动者承担保守相关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竞业限制的义务,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保密协议是合同的一种,双方当事人需要协商一致,并且需要签字盖章,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劳动者应当保守秘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补偿。

保密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只要内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

保密协议是合同的一种,双方当事人需要协商一致,并且需要签字盖章,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劳动者应当保守秘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补偿。

只要合同内容合法,出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是有法律效力的,双方当事人会受到协议的约束。

一、保密协议的含义: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二、保密协议的内容:

1、保密内容;

2、责任主体;

3、保密期限;

4、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

三、保密协议的分类:

1、单方保密协议(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

2、双方保密协议。

四、签订保密协议的对象:

保密协议保守的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因此用人单位只应当与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保密协议,而不是普通员工或职工,更不能是全体员工。当然,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情况分析确定企业中的哪些人员掌握了商业秘密。对于某些不在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普通员工,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该列入保密主体的范围。

五、保密的对象和范围:

1、技术信息

2、经营管理信息

3、特殊约定的其他秘密

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随着商业秘密的范围从技术秘密扩大到经营管理信息、特殊秘密等范畴,对保密的具体范围的确定产生了争议。为此,保密协议应当首先明确员工保密的对象和范围,以免就是否属于商业秘密及应否保密产生分歧。

六、保密协议的内容应涉及:

1、受约束的保密义务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可将商业秘密透露给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2、受约束的保密义务人不可将含有保密信息的资料、文件、实物等携带出保密区域;

3、保密义务人不可在对外接受访问或者与任何第三方交流时涉及合同规定的商业秘密内容;

4、保密信息应当在合同终止后交还;

5、保密期限。

法律对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没有规定,即保密的期限可以是长期的,直至其进入公知领域。因此只要其不被公开就可以永远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业可以在保密协议中约定不仅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而且在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后直至商业秘密公开为止,员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

七、违约责任条款:

除了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竞业限制义务两种情形之外,企业不得与员工约定由员工承担违约金。因此,保密协议中不得约定员工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时应当支付违约金,只能要求员工赔偿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八、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劳动者承担保守相关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竞业限制的义务,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约定支付违约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经营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本条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

法律主观:

如果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保密协议,从属于劳动合同;如果是民事主体签订的保密协议,则就是普通民事合同的一种。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与其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保密协议是劳务合同吗

保密协议书不属于劳动合同,保密协议是劳动合同的从合同。

保密协议不是必须订立的,而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而自愿订立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也可以另订一个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是劳务合同如下:

1、现代社会中,许多求职者会遇到与用人单位莶署劳动合同书时被要求签署一份保密协议的情况,目的是为了避免人单位的商业租密被泄露和恶性竟争导致人单位利益受损;

2、保密协议从届于劳动合同,通常届于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但其并非是劳动合同的必要条款。根据我国规定,劳动合同除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如保密内容等。

保密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

1、如果是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保密协议,从届于劳动合同;如果是民事主体签订的保密协议,则是普通民事合同的一种;

2、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人单位可以依法与其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

综上所述,保密协议不是劳动合同的必要条款,届于约定条款。劳动合同的内容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必备条款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协商约定的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保密协议可以作为劳动合同吗

法律主观:

现代社会中,许多求职者会遇到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书时被要求签署一份保密协议的情况,目的是为了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机密被泄露和恶性竞争导致用人单位利益受损。一、保密协议书从属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事项。对负有保秘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此劳动合同在签订的同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密协议的具体事项,同时可以约定违约金,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行约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都有义务遵守。保密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项补充协议是从属于劳动关系的。二、单独签的保密协议依然有效保密协议虽然从属于劳动关系,但可以单独订立,具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协议。保密协议是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保密协议虽然从属于劳动关系,但按《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只是订立了保密协议的,保密协议有效。保密协议具备劳动合同基本内容的,可以视为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只是订立了保密协议,且保密协议不具备劳动合同基本内容的,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未签合同用工满一个月不满一年的,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二倍工资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未签合同用工满一年的,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补办手续,并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二倍工资至满一年的前一日止,共11个月。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强制性规定,劳动者随时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六)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十)款规定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结清工资并按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保密协议规定了竞业限制的,应当继续履行。

法律客观: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保密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一个东西吗?

法律分析:不是。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1.保密合同具有从属性,保密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主合同与从合同的关系;劳动合同是主合同,没有劳动合同,不建立劳动关系,也就不可能产生保密义务,当然也就不存在保密合同。保密只是劳动关系的一项内容。2.保密合同具有独立性,一般来说,从合同的效力是随着主合同效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主合同无效,从合同当然无效 ,主合同变更,从合同亦应做相应变更。但是保密合同却不同。劳动合同的无效和变更,并不影响保密合同的效力。这一点对于保密条款也同样适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与单位签的保密协议书属于人事档案哪个分类

属于劳动合同类。

保密协议是单位与雇员签订的保护企业核心机密不致外泄以维护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协议,应视为人事雇用合同的组成部分。当然是归入劳动合同一类。 人事档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事档案仅限于指员工档案,而广义的除此之外,还包含其它人事管理制度、流程、文档、表格和规范等。HR在日常工作中提及更多的往往是指以员工为单位(为中心)的相关档案,俗称员工档案。

保密协议作为劳动合同补充可视作劳动合同吗

保密协议作为劳动合同补充不可视作劳动合同。

保密协议不能视为书面劳动合同,签署保密协议的目的仅是要求劳动者遵守保密要求,对劳动者自身劳动权益的保护并未起到积极作用,保密协议仅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不能视为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从属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的区别:

1、保密合同具有从属性,保密合同与劳动合同是主合同与从合同的关;劳动合同是主合同,没有劳动合同,不建立劳动关系,也就不可能产生保密义务,当然也就不存在保密合同。保密只是劳动关系的一项内容;

2、保密合同具有独立性,一般来说,从合同的效力是随着主合同效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主合同无效,从合同当然无效 ,主合同变更,从合同亦应做相应变更。但是保密合同却不同。劳动合同的无效和变更,并不影响保密合同的效力。这一点对于保密条款也同样适用。

综上所述,保密协议不可视作劳动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书中加入保密条款,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或者用人单位也可与劳动者另行签订保密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保密协议书属于劳动合同吗

保密协议不是劳动合同的必要条款,属于约定条款。

劳动合同的内容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必备条款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协商约定的内容。

必备条款

《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法定形式是书面形式,其必备条款有7项:

签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期限。

法律规定合同期限分为三种:有固定期限,如1年期限、3年期限等等均属这一种;无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没有具体时间约定,只约定终止合同的条件,无特殊情况,这种期限的合同应存续到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例如:劳务公司外派一员工去另外一公司工作,两个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劳务公司与外派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是以劳务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而终止,这种合同期限就属于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种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选择合同期限时,应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约定。

2、工作内容。

在这一必备条款中,双方可以约定工作数量、质量,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等内容。在约定工作岗位时可以约定较宽泛的岗位概念,也可以另外签一个短期的岗位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还可以约定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变更岗位条款等等。掌握这种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可以避免工作岗位约定过死,因变更岗位条款协商不一致而发生的争议。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在这方面可以约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各项劳动安全与卫生的措施,对女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措施与制度,以及用人单位为不同岗位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工作的必要条件等等。

4、劳动报酬。

此必备条款可以约定劳动者的标准工资、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数额及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等。

5、劳动纪律。

此条款应当将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约定进来,可采取将内部规章制度印制成册,作为合同附件的形式加以简要约定。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这一必备条款一般是在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因这类合同没有终止的时限。但其他期限种类的合同也可以约定。须注意的是,双方当事人不得将法律规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约定为终止合同的条件,以避免出现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改为终止合同不予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一般约定两种违约责任形式,第一种是一方违约赔偿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即赔偿损失的方式;二是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采用违约金方式应当注意根据职工一方承受能力来约定具体金额,避免出现显失公平的情形。违约,不是指一般性的违约,而是指严重违约,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如职工违约离职,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合同等。

约定条款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上述7项必须具备的条款内容外,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的内容,一般简称为协商条款或约定条款,其实称为随机条款似乎更准确,因为必备条款的内容也是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约定的。

这类约定条款的内容,是当国家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国家尚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协商约定的一些随机性的条款。劳动行政部门印制的劳动合同样本,一般都将必备条款写得很具体,同时留出一定的空白地由双方随机约定一些内容。例如:可以约定试用期、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事项、用人单位内部的一些福利待遇、房屋分配或购置等等内容。

随着劳动合同制的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合同观念会越来越强,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这是改变劳动合同千篇一律状况,提高合同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

商业秘密事项如何约定

首先,几个法律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5号)第2条,《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修正)》(国家工商局公第41号),《国家工商局关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问题的答复》(工商公字[1998]109号),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1997]317号)

根据上述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须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该信息必须全部具备上述三个特点,方能称之为商业秘密。作为用人单位应特别注意对自己认为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和资料采取切实可行的保密措施。比如:用内部规章制度对保密的范围、内容、岗位、人员、措施等等加以明确,也就是制定保密制度;用协议书的形式与有关单位和职工约定保守秘密的权力与义务。只有如此,才能在发生争议之后,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劳动合同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一种协议书,可以在其中约定商业秘密的内容。按照规定,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也可以约定用人单位对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规定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3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约定

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既可不约定试用期,也可约定试用期。但约定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限。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考察期,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因此,在试用期内劳动者若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合同,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认为用人单位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也可随时解除合同。学徒期是对进入某些工作岗位的新招工人熟悉业务、提高工作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这一培训方式仍在继续采用,并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规定的期限执行。见习期是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新分配到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见习制度,期限为一年。综上所述,试用期与学徒期,或与见习期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同时约定,执行时应注意相互衔接好。这方面的具体规定请见《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劳动用工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5号)。

我们公司让我签了保密协议,一式两份,我以为我们甲乙双方各一份,可我问他要,他直接拒绝不给。

说实话,这个不太好回答。如果纯按法律规定回答你,容易让你陷入困惑,法律规定说的是应然,也就是理论上应该达到的状态,现实中,中国的法治环境并不像理论中那么乐观。这是前提。

首先,你所签订的保密协议属于劳动合同范畴。签订保密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比如说,你在他们公司工作期间,掌握了一定的客户资料和商业秘密,一旦你羽翼丰满不想在那儿干了,跳槽或出去自己经营跟他们公司同样的业务,那么原用人单位的利益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保密协议的作用,主要就是来约束这个,防止你“泄密”。这种约束在法律上叫“竞业限制”。不多讲,我这人比较罗嗦,怕讲起来止不住。回到开头,既然属于劳动合同范畴,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你们公司的做法显然违法。

其次,既然违法,那就得救济。你可用的救济手段很多,比如说,协商。你可以自行找他们协商,端正态度,讲明道理,索要回你那份合同文本,毕竟关涉你的切身利益。什么切身利益?违反了保密协议你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遵守了保密协议你会遭受什么损失,这损失由谁来补偿,等等,都是你的切身利益,你得明了。还有就是到当地劳动监察执法大队去投诉,说实话,作为法律工作者,我很不情愿说现在的公力救济很操淡,这样会让我显得不专业,但这是事实,我也没办法,我能做的就是告诉你途径,告诉你相信法律。再者就是仲裁、诉讼手段了。

综上,最有利于你的做法,就是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衡量一下,如果没拿到那份协议文本对你来说有没有坏处,比如说会不会限制你以后的就业选择。如果没有坏处,索性就不要了,也没什么。 还有,你得知道一点。如果你以后的就业选择被这个保密协议给限制了,在限制期限内,原用人单位要按月给予经济补偿的。

保密协议属于哪个维度

保密协议属于合同维度。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保密协议一般包括保密内容、责任主体、保密期限、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保密协议可以分为单方保密协议和双方保密协议。单方保密协议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负有保密义务的协议。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三方协议属于劳动合同吗(三方协议不属于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是指导毕业生和用人单位 建立劳动关系 ,依法签订 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主观:三方协议不算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约定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劳动合同 ...
综合知识
79热度

保密协议属于合同吗(保密协议属于合同吗为什么)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法律客观:《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
综合知识
458热度

房屋托管协议属于租赁合同吗(房屋托管协议模板)

由于房屋租赁合同仅移转房屋的使用权,所以承租人仅能依合同约定对租赁房屋进行使用收益,而不得处分,法律客观:租房合同与一般租赁合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合同标的物是属于不动产的房屋,由此也带来某些法律规则上的特殊性,如房屋的承租人有优先 ...
综合知识
56热度

授信协议属于什么合同(银行授信协议属于什么合同)

申请人与银行双方往往在“银行授信协议”中约定:“乙方使用授信额度必须逐笔申请,由甲方逐笔审批同意,每次贷款或其他授信的金额、期限、具体用途等可由双方另签具体业务合同(含借据)、协议,或由乙方向甲方提交并经甲方接受的相关业务申请书予以 ...
综合知识
133热度

合作办学协议书属于什么合同(合作办学协议书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 ...
综合知识
404热度

三方协议属于什么合同(三方协议属于什么合同)

有些用人单位如许多外企在确定录用时,就同时要求和毕业生签订一份类似劳动合同的协议,在三方协议终止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毕业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内容有冲突的.,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准,四、三方协议的有效期限一 ...
综合知识
896热度

委托培养协议属于劳动合同吗(培训协议属于劳动合同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法 ...
综合知识
437热度

补充协议属于什么合同类型(补充协议合同模板)

补充协议是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补充约定,约定不明、遗漏变更的情况下可以签订补充协议,签订时需要明确主合同的正文内容或将主合同作为附件,补充协议是对原合同内容的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补充 ...
综合知识
841热度

劳务派遣协议属于什么合同(劳务派遣协议属于什么合同类型)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 ...
综合知识
218热度

保密协议合同章(保密协议违约赔偿条款)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 ...
综合知识
125热度

拍摄合同属于什么合同(拍摄合同协议)

七、违约责任:1、甲方应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及时支付给乙方设计、拍摄费用,不得拖延付款时间,不得变更双方约定的合同金额和款项,如甲方无故推迟付款时间,按每天1.5%付给乙方违约金,委托拍摄合同委托拍摄合同范本委托拍摄合同范本1甲方:乙方: ...
综合知识
615热度

解除劳动合同保密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保密协议需要注意哪些)

保密协议虽然从属于劳动关系,但按《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 ...
综合知识
823热度

意向性协议属于什么合同(意向性协议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意向协议产生在合同订立之前,因此在法律上,意向协议不具有合同的法律地位,如果乙方违反意向协议规定,不能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另一方因签订意向协议付出了劳务,且为最终达成合同进行了投入从而产生损失的话,可以要求对方承担 ...
综合知识
854热度

建筑合同属于承揽合同吗(建筑合同包工包料的协议书)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 【承揽合同定义和承揽主要类型】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 ...
综合知识
969热度

服务协议属于什么合同(服务协议属于什么合同类型)

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 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三.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1.协商: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 ...
综合知识
326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