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立案和再审立案的区别(申诉立案了多久能开庭审理)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2.04
25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该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申诉和再审有什么区别申诉和再审区别:一、提交诉状不同1、刑事申诉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诉,应当提交申诉状,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当事人提出民事申诉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变更为民事再审申请,3、民事申请再审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

申诉和再审的区别

提交诉状不同,对于刑事申诉,原告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民事再审申请,应当提交民事再审申请。当事人提出民事申诉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变更为民事再审申请。适用主体不同,刑事申诉权的主体是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案外人,有权申请民事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和案外人。

申诉和再审的区别有:

1.申请的主体不同。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而再审申请的主体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期限不同。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2年内,而申诉没有时间限制。

3、申请客体不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刑事申诉的客体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申诉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的生效调解。

4、申请期限不同。人民法院再审立案意见第十条规定了刑事申诉一般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该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5、管辖法院不同。刑事申诉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但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由一审法院审查处理。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对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百七十二条 向人民法院申诉,应当提交申诉状,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

申诉和再审有什么区别

申诉和再审区别:

一、提交诉状不同

1、刑事申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诉,应当提交申诉状,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因此,对于刑事申诉,申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诉状”。

2、行政申诉

对于行政申诉应提交的诉状,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规定,按理应提交的是“行政申诉状”。但是《行政诉讼法》解释却没有申诉的规定,而是在第七十三条用“申请再审”来表述。因此,对于不服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提交“行政申诉状”或“行政再审申请书”均可。

3、民事申请再审

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因此,对于民事申请再审,应当提交“民事再审申请书”。若当事人提交的是“民事申诉状”,应向其释明让其更改为“民事再审申请书”。

二、申请主体不同

1、刑事申诉

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有权提起申诉的人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按《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案外人认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因此,有权提起刑事申诉的主体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案外人。

2、行政申诉

按《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规定,有权提起行政申诉的只有当事人,案外人不可提起行政申诉。

3、民事申请再审

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有权提起民事再审申请的是当事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案外人对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且无法提起新的诉讼解决争议的,可以向作出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因此,有权提起民事再审申请的有当事人及案外人。

三、申请客体不同

1、刑事申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刑事申诉的客体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行政申诉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及《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七十三条,行政申诉的客体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生效行政赔偿调解书。

3、民事申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及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民事申诉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的生效调解。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民事诉讼法》意见第208条的规定,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而根据《民事诉讼法》意见第207条、209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人民法院再审立案意见》第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不予受理:(1)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2)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3)人民法院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但当事人就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四、申请期限不同

1、刑事申诉

现行《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对刑事申诉的期限没有作出规定,但在《人民法院再审立案意见》第十条规定了刑事申诉一般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内提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超过两年提出申诉:(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2)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2、行政申诉

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对生效判决、裁定申请再审,应当在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但对生效的行政赔偿调解书,“可以在二年内”申请再审,没有规定起算时间。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对生效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起算时间,根据《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解释》第五条的规定,亦为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因此,对生效行政赔偿调解书提出申诉,亦应在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3、民事申请再审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该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以下情形,应该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提出:(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3)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4)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另外,根据《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六个月期限,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对于案外人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可以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申请再审。因《民事诉讼法》已修改,笔者认为,对于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期限,除了上述条款规定外,还不应超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最长期限即六个月,因此,案外人申请再审,应为“可以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五、管辖法院不同

1、刑事申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刑事申诉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但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由一审法院审查处理。未经终审法院审查处理的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也可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对死刑案件的申诉,可以由原核准的人民法院直接审查处理,也可以交由原审人民法院审查。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写出审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层报原核准的人民法院审查处理。

2、行政申诉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申诉。

3、民事申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对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对于案外人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应当向做出原判决、裁定、调解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再审立案,和申诉有什么区别?

就民事诉讼而言,申诉与申请再审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时限不同

提起再审适用除斥期间制度,即从判决、裁定生效时开始计算,两年内必须提起再审。并且,该”两年“不得适用中止,中断以及延长,而申诉无时限要求;

2、权利属性不同

申诉权系《宪法》权利,提起再审是诉讼权利;

3、依据不同

提起再审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各种法定情形,而申诉只要满足”不服原判“即可,没有特别的要求。

4、两者之间的联系

申诉并不必然启动再审程序。

5、处理机关不同

提起再审的处理机关系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而申诉的处理机关系原审法院、上级法院以及检察院;

希望有所帮助!

申诉和再审的区别

1、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再审申请的主体严格限制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权提起再审申请。

2、申请再审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而申诉则不受这一限制,申诉既可以针对未生效的法律文书,也可以针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此外,申诉还可以针对一些违法行为等。

3、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2年内,超过2年,则丧失了申请再审权。而申诉则没有时间限制。

4、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这一法定情形因法律文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需具备以下情形:

(1)有新的证据,足以认定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4)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5)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对调解书的申请再审,只有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才可以申请再审。而申诉不受上述法定情形的限制。

5、再审申请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即向原审法院或者该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而申诉则可以向任何一个法院提出,此外,还可以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以及新闻机关提出。

法律依据:

《关于申诉和申请再审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申诉和申请再审程序应当遵循有限、效率和立审分离原则。

《关于申诉和申请再审的若干规定》第四条 申诉是指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近亲属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确有错误,请求撤销、变更生效裁判的诉讼行为。

《关于申诉和申请再审的若干规定》第五条 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和调解确有错误,请求撤销、变更生效裁判的诉讼行为。

《关于申诉和申请再审的若干规定》第六条 刑事案件申诉的期限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至被告人刑罚结束之日后两年。

民事、行政案件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再审和申诉区别

法律分析:区别在于:1、申请再审的主体(严格限制)是原审的当事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2、申诉是不受自愿原则等这些限制的。3、申诉没有时间的限制,但是申请再审有时间的限制。4、申请再审受一定的法定情形的限制,但是申诉不受这些限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条 再审理由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再审和申诉的区别

一、再审和申诉的区别有哪些

1、再审和申诉的有五个区别,分别是:

(1)主体不同。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权提起再审申请;

(2)对象不同。申请再审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及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

(3)期限不同。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六个月内内,超过2年,则丧失了申请再审权;

(4)法定情形不同。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

(5)管辖法院不同。再审申请,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再审时是否需要缴纳诉讼费

一般不需要缴纳诉讼费,但是有例外。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1、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2、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申诉和再审区别在哪里

法律分析:1、提交诉状不同。对于刑事申诉,申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诉状”。对于民事申请再审,应当提交“民事再审申请书”。若当事人提交的是“民事申诉状”,应向其释明让其更改为“民事再审申请书”。2、申请主体不同。有权提起刑事申诉的主体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案外人。有权提起民事再审申请的有当事人及案外人。3、申请客体不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刑事申诉的客体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及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民事申诉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的生效调解。4、申请期限不同。《人民法院再审立案意见》第十条规定了刑事申诉一般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该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5、管辖法院不同。刑事申诉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但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由一审法院审查处理。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对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一条 刑事申诉的客体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 民事申诉再审的客体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内容违反法律的生效调解。

《人民法院再审立案意见》第十条 刑事申诉一般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该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刑事案件中申诉立案和再审立案有何不同

申诉和再审所起到的作用基本相同,只是名称不一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

第五条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事实与理由;

(二)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判决书或裁定书;

(三)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需要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附有证据线索。

申请再审或申诉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审查。

第六条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

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交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对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后仍坚持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受理。

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处理。

申诉与申请再审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申诉与再审的区别为,申诉是由当事人提出的,而再审是有法院提出的,即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而人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经审查发现有误的,可以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第二百五十二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三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依法应当予以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二百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合同纠纷立案后多久可以开庭审理(合同纠纷立案后多久可以开庭审理案件)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 仲裁法 》第二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
综合知识
515热度

杭州互联网法院调解不成多久立案(杭州互联网法院调解平台)

一般来说,诉前调解不成的,符合起诉条件,应当在在七日内立案,并且通知案件当事人,在立案之日起五个工作闹态日内将起诉状的副本发送给被告,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符 ...
综合知识
759热度

强制执行立案后多久开始执行(强制执行立案后多久冻结账户)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具备的条件有:1、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4、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5、申请执行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书或仲裁协议书,人民法院接待人 ...
综合知识
440热度

申请诉讼要多少钱(申请诉讼到立案要多久)

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一、财产案件1.标的金额1万元以下50元,三、行政案件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100元,破产案件,按照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算,减半交纳,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根据《收费办法》第十三条第 ...
综合知识
155热度

离婚协议申诉期是多久(离婚协议2年还能申诉吗)

法律依据:按照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 ...
综合知识
842热度

从立案到开庭一般需要多久(离婚从立案到开庭一般需要多久)

另外,在开庭时被告也可以进行当庭答辩总而言之,法院从立案到开庭往往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会留给被告提交答辩状的时间,被告也可以放弃提交答辩状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 ...
综合知识
553热度

欠钱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吗(欠钱立案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 受理申请: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成立要求,如符合要求,法院将受理该案件,4、 立案登记:法院确认具有管辖权后,会对该案件进行立案登记,生成案件号和诉讼材料清单,并通知当事人出庭应诉,综 ...
综合知识
606热度

立案后多久冻结银行卡(立案执行后多久冻结银行卡)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三十七条 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等资金,债券、股票、基金份额和其他证券,以及股权、保单权益和其他投资 ...
综合知识
358热度

诉讼到立案需要多久(诉讼立案后多久通知被告)

2、如果不能当场立案的,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起诉要多久才能立案3一、报案后多久立案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都没有对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应当在几日内立案作出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 ...
综合知识
823热度

法院起诉房产纠纷立案标准(法院起诉房产纠纷多久立案)

房产买卖纠纷起诉到立案要多长时间呢法律分析:房产买卖纠纷属于普通的民事诉讼案件,在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 ...,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天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需要法律的支持该这么办呢,这是就需要了解房产纠纷这么起诉 ...
综合知识
835热度

起诉到立案需要多久(法院起诉到立案需要多久)

1、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五、人民法院在接到行政案件的起诉状后,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 ...
综合知识
506热度

劳动仲裁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劳动仲裁立案后多久通知开庭审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 ...
综合知识
612热度

经济纠纷立案多久可以财产保全(法院立案多久可以财产保全)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1)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 ...
综合知识
75热度

民间借贷起诉多久立案开庭(4万元的诉讼费是多少钱)

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民间借贷纠纷多久开庭法律主观:民间借贷纠纷 起诉后的开庭时间没有明确 ...
综合知识
339热度

恢复执行立案后多久执行(恢复执行立案后多久执行结束呢)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 ...
综合知识
842热度